document.write('
')還不知道:項羽自刎后,劉邦卻為他大哭不已,到底是惜英雄,還是收買人心?的讀者,下面東方傳奇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,接著往下看吧~
公元前202年,項羽在烏江遭圍堵,遇到舊時呂馬童,說道:“我聽說劉邦重金懸賞我的腦袋,你是故友,我便送你了!”說罷,自刎而死。但奇怪的是,一心希望項羽死的劉邦,卻哭了起來。他這是何意呢?
“漢王為發哀,泣之而去”,這是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中的一句話,劉邦對著被分尸的項羽嚎啕大哭。要知道在這場天下之爭中,項羽和劉邦一向都是死對頭,現在劉邦解決了項羽,天下唾手可得,明明應該是高興的人又怎么會哭呢?
劉邦哭項羽,wildwomenofcomedy.com,是好漢惜好漢的真情,也是收買人心的假意。
一、讓魯城投降而哭
垓下之圍之前,劉邦為了鼓舞士氣一舉消滅項羽,向所有士兵保證,無論是誰殺了項羽都能夠得賞萬戶侯。項羽夜聞四面楚歌,雖然率領鐵騎突圍重圍,但是也自知難以回天,于是拔劍自刎。
項羽死后,為了爭搶功勞漢軍爭先恐后地哄搶他的尸體,他們為了那旁人望塵莫及的富貴而相互殘殺、踐踏,最終有5人分得了項羽的尸體。聞訊趕到的劉邦,當即兌現承諾,把萬戶封賞分為五份,每人領得2000戶。
當時,王翳,砍下了項羽的人頭,封為杜衍侯;楊武,得到了項羽的右腳,封為吳防侯;呂勝,砍下了項羽的左臂,封為涅陽侯;楊喜,得到了項羽的左腿,封為赤泉侯。而項羽的舊時呂馬童,因為手腳慢了點,最終得到了項羽的一些零碎殘骨,被封為中水侯。
聽聞項羽自刎,楚國各地紛紛投降,唯獨當初項羽的封地魯城誓死不肯投降。劉邦二話不說率領大軍將魯城圍了個水泄不通,想要攻進之后大肆屠城。
沒有想到來到魯城之后,魯城書生面對大軍逼城依舊能夠談笑風生,誓死為項羽守節。劉邦一看,魯城人這種忠軍的精神不正是自己所推崇的嗎,屠城固然能夠將魯城收入囊中,但如果能夠取得魯城人的臣服,那不是正好為天下人樹立好活生生的忠君愛國的榜樣,還能夠幫助自己穩定天下人心。
這么一想,劉邦面對魯城人也就沒有那么重的戾氣了,當即把項羽的頭顱展示給了他們,還表示要為項羽舉辦隆重的葬禮。得到劉邦承諾的魯城人這才決定投降,打開城門迎接劉邦入城。
之后,劉邦以魯公之禮下葬項羽,在葬禮上更是當著眾人的面聲淚俱下,讓在場之人無不為之動容。他還當場宣布不會誅殺項羽的親屬,還要給他們賜姓為劉。
對于別人來說,得賜國姓或許是一件榮耀,但是對于項氏家族來說,這無疑是一種羞辱,成王敗寇,失敗者連自己家族姓氏都保不住。劉邦這一招,可謂是殺人誅心。
二、敬佩對手而哭
劉邦與項羽交戰三年,期間更是多次被項羽逼上絕路,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項羽的確是一位驍勇豪放的戰神。更何況,劉邦與項羽早年也曾是知己,是并肩對抗秦國的好戰友。
劉邦早年起義遭到雍齒的背叛丟失了豐城,這個時候是項羽的叔叔項梁施以援手,為他提供軍馬大敗雍齒奪回豐城。這個時候,劉邦從屬項梁,與項羽一同領兵征戰,攻打城陽、濮陽、定陶等地,兩人脾氣秉性相投,惺惺相惜。
項羽面對十萬秦軍依舊沒有半點害怕之前,決然不會妄自菲薄,身上那股指點江山、必將秦王取而代之的豪邁氣概,是劉邦難以匹敵的。
劉邦內心很清楚,項羽性格堅毅剛正,一生金戈鐵馬難逢對手,更是有著自己的驕傲和尊嚴,所以很難做出那些違背道義的事情。也正是因為如此,項羽才會一再放過劉邦,才會與亞父范增分道揚鑣,才會相信平分天下的鬼話。沒有項羽,劉邦也未必能得到這天下。
所以說項羽,絕對是一位可敬的對手。
三、收買天下人心而哭
劉邦為項羽的去世而痛哭,就是一場大型的行為藝術,而觀看這場作秀的人不僅有魯城人、跟隨他的人,還有這天下所有的百姓。劉邦為人一向圓滑,善于逢場作戲。